周重学:为耕者增收,为食者健康 为健康产业发展做贡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问题,历久弥新,尤其是随着化肥农药出现,以及当代的杂交技术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围绕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和智慧解决这一历史问题。海南硒米香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重学,一位从事水稻研究三十余年的学者,积极致力于中国高端品牌大米培育,在维护粮食安全的道路上开拓创新,稳步前行,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创新超越,打造中国大米品牌
或许很多人都不相信,出生于1970年的周重学,已经在水稻研究领域深耕三十余年。因为有着独特的科研天赋,他在17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伯父周宗岳教授的课题研究组,传承科研工作。该课题组早在2003年就对1972年巴基斯坦总统访问中国时作为国宝赠送的“巴斯马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我国现有的五常米、稻花香,日本越光米、泰国香米等都进行了仔细分析,在国际农业领域内不断交流,最终在全世界六千多个稻米品种中明确了原种的“巴斯马蒂”是最优质、最养人的一个品系,全球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比用“巴斯马蒂”作为优质改良更好的水稻种源。
基于此,该课题组研究了如何让新的改良品种适应中国的气候条件,以及如何改良培养才能使其营养丰富和均衡。在培育“重学”系列稻谷品种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诸多波折。原种“巴斯马蒂”属于感光品种,在中国长日照的生态条件下生育期也变长,甚至不抽穗只长苗,株型偏高,产量很低。于是,他们通过与相关学者学术上的沟通交流和总结归纳,研究这种感光品种如何变成感温品种,通过什么方法能够适合在中国种植。他们发现此前有专家用过杂交的方式,但产量很低,品质降低,只能放弃。于是,他们另辟蹊径,采用太阳能辐射育种的方法,即聚焦太阳能辐射的方法,让它产生突变,目的是让它更耐高温,并破坏它感光的一些现象,从而找到适合在中国种植的感温品种。“巴斯马蒂”改良品种被他们命名为“重学”系列品种。
正如周重学所说:“重学优36”水稻品种“就像5G芯片一样的成为升级标杆产品,”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
周重学说,与其他稻米不同,“重学优36”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普通人食用一个月后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感觉越来越轻松,就好像在大热天洗了个澡。先不论“重学优36”品种对人体好处的具体数据,仅以下几点就足以说明问题:第一,患胃病的人吃了“重学优36”不仅不会腹胀,还能促进肠胃消化。第二,它是冷饭香软不变,即使饭冷了也照样香软。第三,米饭软硬适中,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更重要的是,和其他品种相比,“重学优36”品种更能够吸收到土壤中的有益元素及养分,且更能流畅的将叶片茎秆里的有机物质转换营养成分输送给籽粒,使得这种大米具有营养均衡的品质,且富含锌、硒,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稻米。
理论上讲,改良后的品种在中国种植的品质已经达到了“巴斯马蒂”在巴基斯坦种植的效果,而实际上,“重学”系列大米品质已经超过了“巴斯马蒂”,因为改良后的“重学”系列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根系发达且活力持久,光能利用率高,因此大米品质更优。曾有巴基斯坦的专家在广交会看到并品尝“重学”大米后,将现有的原种巴斯马蒂大米当做纪念品送给周重学,并对他们的工作和产品给出了高度评价,认为“重学”大米的品质已经超过了原种“巴斯马蒂”的品质。
凭借着技术优势,周重学和研究组又将新品种从感光品种培育成为感温品种,他说:“我们的技术优势加地理优势,综合起来让我们的大米品质早已经超越了原种“巴斯马蒂”,而这种超越是在基本保留原种“巴斯马蒂”基因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地理环境将感光变成感温品种,进而提升其品质的。
周重学说近年来四川农大的很多老师常年吃“重学”系列大米,就是单纯的觉得这种大米太好吃。甚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师创建的公司也高度认可“重学”系列大米,并且双方正在开展深入交流,希望能够共同打造中国优质稻米品牌。就这样,属于中国的高端大米品牌正在中国大地上悄然树立。
优势俱显,适应环境品自高
多年来,周重学带领公司先后推出30多个“重学”系列水稻品种,这让很多相关专家不解,因为他们认为“好品种不在多,一个就够用”。但周重学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囿于生态敏感性,最好的品种也不能从南种到北,从东种到西,因为就中国的气候条件而言,小气候条件必须重视。例如,仅海南地区的不同区域都有所不同,此时,气候的差距也会导致品质的差距,只有把握住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规律,才能明确该如何对品种进行改进,“这是关键点”,周重学说。
就是在这样的细心观察与努力下,周重学和研究组发现,中国米质不好的原因是温差小,高温条件出不了好米。那么,为什么同样是高温条件下种出来的泰国香米却广受欢迎?他的解释是,其关键点在于品种的适应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上,他们从研究数据开始探讨什么品种能够适应高温条件,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最终,重学优36和重学优17两个耐高温品种应运而生,解决了海南、广东、湖南、四川等高温地区种不出好米的困窘。
另外,“重学优16”属于耐寒品种,是针对海南省五指山、湖北恩施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研究的,这些地区昼夜温差达到10多度,但这些耐寒品种同样能够产出优质大米,因为它们本身含有耐寒基因。“重学优19”该品种是耐盐碱稻品种,适应在中度盐碱地种植,是一个耐粗放品种。周重学在保留其原有耐寒基因的同时,通过辐射使其具备耐高温基因,从而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生长。也就是说,“重学”系列品种的每一个品种都有一定的特性,适应特定的区域,让他们在选种时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筛选。“重学”系列品种中还包括一些特殊品种,例如在干旱条件下仍能够旱涝保收的“旱稻”品种,该品种是周重学团队自豪的一个新品种。最初开展这一新品种的培育工作,源于海南一个旱稻叫“山兰稻”,能够像小麦、玉米一样种在山上,最大的缺点就是产量很低,株高,不适应国家和社会的推广政策,如果单纯提高产量,品质太差也不行。于是,周重学和团队开始寻找这些要素的一个平衡点。他们首先将定位每亩产量提升不低于700斤,经过改良后还与巴斯马蒂进行杂交,使其具备了巴斯马蒂的品质,又有耐寒基因,让水稻能当小麦种,且有水无水都不影响产量。该品种可种植在陕西、山东、江苏以南等大部分地区,他们正努力将其引种到新疆。
周重学团队还广泛的和外面院校合作,最有代表性的工作就是改良稻花香二号。稻花香二号是中国知名优质稻,但生态适应性差,只能在黑龙江的五常县种植,极易倒伏。通过和四川农大及中科院的专家合作,共同完成改良工作,把稻花香2号的生育期缩短十天,株高降低10多公分,这样改良后的稻花香2号的适宜种植区域能从五常地区向北延伸一百多公里,将提高中国优质稻的种植面积。结果他们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将其生育期缩短了10多天,株高降了10公分,还具有抗倒伏特性。来考察项目的专家说:“周老师你们项目组的技术就好像变魔术一样,我看全国找不到第二个团队这么快搞出来”。
从水稻的改良方面,作为培育专家的周重学和周安岳专家很清楚哪个物种更具改良和培养价值,但说到“重学”大米的营养价值,他谦虚的表示自己不是营养学专家,可能给不出那些具体的数据表格,他只能将多年来食用这种大米的经验出发,总结它的优越之处。我们知道,有一部分人视力不好,大多因为缺乏硒等营养物质,而食用“重学硒米香”大米20天后,会明显感到视力变得清晰了,这类人是缺硒表现。
另外,周重学的亲人有糖尿病患者,在坚持服用医院开的药的同时,连续吃了三四年“重学”大米,结果同一医院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她的糖指数从18点降到了8点。很多人不解其中缘由,她也说与其他患者不同的就是常年吃“重学硒米香”大米,这也让周重学意识到这种大米具有降糖功效,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其实关于“重学硒米香”大米的这些功效,早在2003年左右周重学的伯父发表的论文上就已经明确,锌和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很多人大量服用富含锌硒的珍贵药材其实并不科学,只有通过富含锌硒的主食物来补充,才能保证营养均衡。为此,他们还总结了一个主题,即:要轻松愉快的补锌补硒,也就是不繁琐、不给人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补充这些微量元素,而吃饭是最佳途径。在明确了这个方向后,周重学和团队开始研究如何通过主食补硒,也就是通过稻米、小麦和玉米等主食补锌硒,才是科学的。
攻坚克难,创业路上砥砺行
“多年的起起伏伏,回忆起来总是辛酸泪一大把,很多的无奈之举,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从2003年到现在的17年里,周重学和团队没有拿过国家一分钱的补贴和经费。而当他们在2003年10月份对“巴斯马蒂”通过辐射改良成功,并找到了不育系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且为此开了庆祝会。但一些专家却当头一棒,表示看不懂,认为并不是太大的成果,让他们备受打击,倍感辛酸。此后,他们将成果拿到印度尼西亚种植,并组成国内、国外两个班子,目的是可以进行材料交换,这期间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能在印度尼西亚种植的品种并不适应中国气候,国内的感温品种到印度尼西亚种植情况也不好,不是生育期太短就是生育期太长,但这样的交流也激发了科学研究灵感,具有互相提升的作用。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人、不同思想通过互动、交流、学习提高效果的目的。
通过这样的交流,周重学和团队的研究引起了印度尼西亚政府、美国杜邦公司的重视,甚至美国杜邦公司想要重金购买这一成果。但周重学的父亲在多方考虑后,果断拒绝了这一请求,因为他坚信未来这必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稻米品牌,他要将其打造成属于中国的民族品牌。2008年,父亲放弃美国杜邦公司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但当时在国内没有任何准备,让他经历了事业的滑铁卢,基本的待遇都没有,而他的想法是,既然回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父亲的这种坚持深深影响着周重学,2018年12月,周重学创建了海南硒米香农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重学”品牌,致力于将这一产业更好的推向社会。而在科研过程中的观点不统一,思想不统一也一度阻碍了研究的发展进度,有人希望做杂交稻,因为这样可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有人希望做常规稻,又担心一些不良商家盗用自己的品种,因为传统的农耕品种是可以留种的,而“重学”稻谷的种子只能留两三代,长期不换代和优化升级的就会被慢慢品质下降,最终被淘汰。但周重学并不这样想,他说自己哪怕少赚一点钱,能有50%的人买种子都是为他们造福,那些侵权的人种了自己的新品种也是在造福人类。如果一味将精力放在避免侵权等问题上,其实是对科研进度的一种阻碍,而他却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想,希望在继续维持科研工作的同时,公司和研究所正常运转,哪怕有一些侵权行为,至少为优质农业做出了贡献,促进了社会进步。
“重学”大米属于高端大米,目前已经被国际市场所了解,走向国际只是时间的问题。作为高端大米,它的品质比国内杂交稻、转基因超级稻等明显强很多,达到国家一级米的新标准,而价格却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一斤仅售八元钱。当然,针对高端市场,他们还会逐渐推出品质更高的大米。通过在海南五指山、陕西、广东、云南、湖北区域内的五个优质的地区种植,再调到一起,以及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种植的品种养生功能更好、更全面,从而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将其价值进行无限放大。
为耕者增收,为中国粮食安全助力
长期以来,周重学和团队都在围绕“为耕者增收,为食者健康”去做事做人。因为他发现,国内大米很多自己的老百姓都不想吃,国外出口又没人要,最终导致粮食过剩,很多老百姓干脆不种了,地也荒了,形成恶性循环,浪费国家土地资源。这时候周重学就在考虑如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而研究优质、有机、功能稻品种才是正确方向,让消费者喜欢吃,农民喜欢种,才能最终在中国打造一个国际性的知名品牌。
“到时候整个中国大地上都是优质有机功能的大米,我们中国人就吃中国自己的稻米,我们中国的稻米就是最好”。周重学说。这时候不仅能够促进产品出口,而且出口的都是高端品牌粮食,种植粮食的农户真正增产增收。“这就是我们的方向”。
周重学说,这里面还有一个逻辑,只有我们中国人生产的粮食需求多了才能走出国门,才能真正的实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种常规稻,因为常规稻的粮食可以做种子,种子也可以做粮食,一旦有什么问题的出现,这些粮食可以直接下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为了这一目标,周重学计划公司未来必须走优质化、规模化、智能化、系统化,销售一定要走渠道化、订单化。当然,真正实现落地并不简单,首先必须做一套比较系统化、连贯兼容的系统,在海南落户一套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可以收购当地农户的粮食进行加工,造福当地的农业合作社,真正实现为耕者增收的目标,进而让更多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贡献一己之力。
备注:
-
党建引领,聚焦民生,新希望服务营造幸福“希望红”
-
盱眙小龙虾吐司畅销 爸爸糖寻味中华创新不止
-
同元软控顺利召开2023Modelica暨装备数字化研讨会,共话工业数智化未来
-
湖北举办第三届医师培训班,榕树家高速发展静待花开
-
泰隆银行金融科技:"音视频+AI"助力,打造无处不在的智慧银行
-
凝聚党建合力,助力保险公众宣传—华安保险北京分公司助力2023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菲尼斯门窗第四季万里阳光路即将温暖启程丨一扇窗 守一个家
-
平安养老险广东分公司积极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
-
聚氨酯棒PU棒牛筋棒弹性橡胶棒减震耐磨优力胶板棒加工定制
-
震惊!写字间出租居然开启0元模式你相信吗?来众唐物流-